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书业思考:为什么“数字图书”更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行业新闻 / industry news
2023-11-27

书籍的起源、发展由社会生产力决定,也与不同时期,人们对知识需求的变化息息相关。人们通过文字记录和整理,将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保存下来,汇集成册、成书。文字实质上是一种最高效的信息加密方式,它比口口相传的语言更易保存,比直观显现的图片更为精确,又比内容丰富的视频占用空间容量更小,所以至今仍是历史文明的重要记录方式。

 

一、不同时期的书籍载体,具备不同的信息承载力

纵观书籍发展史,会发现书籍的载体是随着知识增长量不断演进的。从龟壳、竹简到纸张,再到电子文档,最显著的特性是载体信息承载力的不断升级。

 

5ca3304ada43e.jpg 

 

每块龟壳的形状、大小不一,通常来说一块大约能刻写30个字符。每册竹简的内容会依竹简尺寸不同而增减,一节竹简一般能写下400-500个文字,一册竹简共10节,大约能容纳4000-5000个文字。而经过出版的纸质书,大家是最为熟悉的,基本一本书的容量少则几万字,多着几十万字不等,文字容纳量是呈10倍以上增长的。

 

就说当今世界上最厚的书籍《大英百科全书》,全书约4350万字,如果把这本书的全32册纸版书堆砌起来,厚度能有一个成年女性的身高(约1.6m)。但是把它装进电子文档里,就只有1cm,仅一部手机的厚度,且无论如何增补续写内容,都不会改变其厚度。这也是数字阅读会成为数字时代人们迫切需要的阅读形态的动因。

_D8J1542.jpg


图书数字化是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不过,这个所谓的数字化,不是人们观念里所熟知的电子书,而是数字图书。虽然电子书与数字图书同样具备便携、存储容量大等优势,但是进入数字时代,书籍形态的演进,已经不仅仅事关载体信息承载量,还要解决图书数字化后在数字经济世界的流通管控与合法交易等产业化运作问题,所以未来的数字化图书,必然需要具备数字资产属性,才能符合商业运作本质。

 

因此,“电子书”是数字化图书在载体这个单一维度进行升级的产物,“数字图书”则是

捕捉到数字时代发展特性,进行了全面升级的数字图书形态,其本质是可作为数字资产的电子出版物。

 

二、符合数字时代特性的“数字图书”,是什么样?

简单理解,数字图书就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书内容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电子阅读软件和设备读取使用的媒体形态。是由出版机构以数字形式按本按册出版发行的、具有数字资产属性、可采用版税制结算收益的电子出版物。且数字图书(电子出版物)使用了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可以根据出版计划确定封装数量,单独定价,使作者、出版社及发行渠道可采用版税制结算收益。

34527644.jpg 

 

其主要特征是:

(1)由出版机构独立出版。数字图书是现有电子书的升级版本。当前电子书主要包括纸质书内容转化的数字化形式、网络数字内容发布形式(非出版的网络文学),以及通过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授权阅读的网页文本内容等。数字图书与纸质书是平行的两个系统,不依托纸质书,可以实现数字图书的单独出版,也可以与纸质书分别出版。

 

(2)支持融媒体形式。数字图书采用EPUB格式,EPUBElectronic Publication的缩写,电子出版)是一种可以自动重新编排内容的开放格式,具备良好的平台兼容性,可以自动适配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支持多种媒体(文字、音频、视频、图像)融合形式。

 

(3)数字图书是出版物,具有完整的商品属性,购买者可享有永久数字资产权。数字图书是可以独立存储的文本文件,是出版机构以著作权中的“复制权”和“发行权”为法理依据,通过网络出版云平台按本按册出版发行的电子出版物,以每个复制件为单位,计数、计价,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除了书籍载体的不同,其商业模式与纸质书出版逻辑一致。交易后电商平台可开具数字出版物发票,单位购买后可作为资产入账,个人购买也能当作永久数字资产使用,还可以进行借阅、捐赠等合法流转。

 

所以,数字图书改变的不仅是读者的阅读方式,还对传统图书的数字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是书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探索,也是数字时代书业升级的重要实践。

 


关键字:
厦门正观易知书业云科技有限公司
正观易知地图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吕岭路1819号精图数码大厦A-502
正观易知电话0592-6300088
正观易知邮箱zgyz@geeboo.cn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闽网文〔2022〕1740 一 072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闽批 字第 XM4041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闽B2-20210487
正观易知公众号
正观易知公众号
扫码学习更多干货
正观易知视频号
正观易知视频号
扫码了解更多
Copyright 2022-2030 Zhengguanyizhi Ltd. 闽ICP备2021002938号